1955年,郭达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的不是巨大的喜悦,反而增加了家里的负担。
所以,作为家里唯一的男性,郭达懂事的比同龄人早,他自小就盼着赶紧长大,为母亲分担压力,承担起养家的重任。
家里的日子一直过得苦,幸亏父亲留下了一把小提琴。
郭达可能骨子里就带着艺术细胞,他一看到那把琴就爱不释手,自己学着拉琴演奏,有模有样。
那把琴像父亲一般陪着他,奏出的每个音符都是父亲对他的期许,伴他度过那段难熬的岁月,对艺术的向往也在他心里萌芽。
现在的孩子15岁还在初中上学,可郭达那时就已经能工作养家了。
开始,他在铁路上做工人,工作强度很大,瘦弱的他却从不偷懒,咬牙坚持,经常搞得一身伤回家。
单位考虑到他年龄太小,又将他调到养猪场。
就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成了一名喂猪工人。
猪场每天都是臭气熏天,郭达却不怕脏也不喊累,既要喂猪又要清扫,他做得井井有条。
只要能减轻母亲的压力,他就很知足了,工作的艰辛他从不放在心上。
02实现演艺梦想,与倪萍相恋遭弃
在工作之余,郭达除了拉小提琴,还很喜欢听广播,生活越苦涩,越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
广播里的相声和故事,带他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他边听边模仿,对演艺事业越来越渴望。
母亲也不希望郭达就这样一直靠体力谋生,她鼓励儿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郭达边工作边学习,经过几年的积累,他终于在19岁时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开启了他的演艺生涯。
郭达在学校里学习的是话剧表演,除了上课,他每天泡在练习室里琢磨角色,钻研表演技巧。
他的付出老师们都看在眼里。毕业那年,他凭着优秀的成绩与扎实的功底被分配回了陕西,在话剧院工作。
郭达虽然是剧院的新人,但他在国内名校学成归来,自己又努力刻苦,表现一直很突出,很快,他就被选中做男主角。
郭达正沉浸在兴奋中,没想到不少同事竟然提出了反对,不同意让新人挑大梁。
最后,领导不愿与老同事起冲突,取消了郭达的男主角色。
这件事之后,郭达感到很失落,但现实也让他明白了以后一刻都不能松懈。
他必须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不论多小的角色都要出彩,用作品说话。
就这样郭达在话剧院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十年,参演了三十余部作品,获得了不少专业奖项,在行业内的知名度日渐提高。
郭达在潜心发展事业时,还曾与倪萍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
倪萍自小就是“校花”,艺术学院毕业后做了演员,后来表现突出被发掘,才开始了主持之路。
两人初遇时她才二十多岁,相貌出众,端庄大气,郭达一看到她就心生好感。
倪萍当时状态并不好,在单位被很多人质疑,她压力很大。
而郭达是喜剧演员,从小艰苦的环境让他学会苦中作乐。
在与郭达的接触中,倪萍如沐春风,对方的乐观风趣让她敞开心扉,豁然开朗。
两个人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见面,互相扶持关照,渐渐地确立了恋爱关系。
小时候倪萍的父母经常争吵,后来就分手了,所以她很渴望有个属于自己的完整家庭。
她觉得郭达就是那个对的人,二人便开始与家人商量结婚的事情。
倪萍与家人说了情况之后,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
那个年代,她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女神”,追求她的人不计其数。
而且她的母亲婚姻失败,早年分手,因此对女儿的婚事格外在意。
她母亲一直觉得倪萍要找一个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能为女儿挡风遮雨,才能组建稳定的家庭。
可当时的郭达只是个普通的演员,而且长相还显老,倪萍的母亲实在找不到他的优点,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
倪萍自小跟着母亲生活,她心疼母亲,不忍再让年迈的母亲伤心。
最后在家庭的影响下,二人还是分开了。
这段感情在岁月的洗礼之后,只化作一缕淡淡的回忆。
03识于微时,与“糟糠妻”伉俪情深
郭达与妻子吴芳是后来在工作中认识的,吴芳是服装设计师,有一次工作需要去给郭达设计演出服。
在合作中,郭达发现吴芳做事严谨细致,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跟自己很像。
而且她温婉优雅,待人和善,跟她相处很舒服,郭达很享受和她在一起的时光。
之后郭达经常找吴芳聊天,她不仅精通服装设计,而且耳濡目染,她对话剧中的人物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两个人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从工作聊到爱好。
郭达默默记下了吴芳的喜好,总是给她送些零食水果。
吴芳感受到了对方的心意,其实她也一直在观察他。
郭达有理想、有进取心,脚踏实地,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尽心尽力。
他待人真诚,谦恭有礼又细致体贴,她的心也逐渐被融化了。
没过多久,郭达正式向吴芳表明了心意,两个人便开始交往。
吴芳看到郭达经常自己加班排练,赶不上饭点。
她就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做几道郭达爱吃的菜送过去。
郭达见吴芳晚上做衣服看不清楚,就亲手为她“定制”了一盏灯。
他们的感情没有多么轰轰烈烈,但却温柔似水,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模样。
后来,两个人顺理成章地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
刚结婚时,他们的婚房简陋狭小,甚至很难在其中一起行走。
吴芳却安贫乐道,从来没有抱怨。
虽然家里没什么家具,可她每天都收拾一遍,屋里总是整齐干净。
郭达的工作越来越忙,吴芳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生活上。
不管几点回家,桌上总有热菜热汤,衣服永远是归类洗好的,这和之前的“光棍”生活真是大不一样。
郭达深深地感受到了幸福与温暖,他从心底感激妻子的付出,也加倍地照顾她保护她。
几年后,吴芳生了个儿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可没过多久,郭达抓住机会决定要转做喜剧,安定的生活就此被打破。
虽然孩子还小,可是吴芳很支持丈夫的工作,她拿出积蓄让郭达去了北京发展。
那时,吴芳的事业正在上升期,可看到丈夫在北京孤苦无依,她思虑再三,
还是横下心来放弃了经营多年的事业,带着孩子去了北京。
从此,吴芳成了专职主妇,生活中只剩下柴米油盐。
没有了事业的支撑,她也曾彷徨迷惘、怅然若失。
可爱人和家庭对她更重要,人生哪有那么完美,总有人需要妥协与取舍,为了家人,一切值得。
郭达总觉得妻子是自己的贵人,没有吴芳,就没有后来的他。
每逢特殊节日,他总是给妻子送点小惊喜。
看到市面上出了新款手机,他也不忘给妻子换一台。
成名后的郭达也从来没有改变过,反而常常因回家的时间变少而感到愧疚。
多少人在名利的漩涡中膨胀,尤其是在娱乐圈,有了点名气后,不忠诚分手的比比皆是。
可郭达一直不忘初心,有担当有责任感,与“糟糠之妻”吴芳共同走过了几十个寒暑冬夏。
04与蔡明霸屏舞台,2011年突然消失
1984年,陈佩斯在舞台上表演了《吃面条》,将小品这一表演形式带进了大众的视野。
郭达看到这个节目之后,内心蠢蠢欲动。
他本来就对喜剧很着迷,陈佩斯的作品让他看到了希望,他也想加入到喜剧队伍中。
三年以后,郭达意外地登上了舞台舞台。
那年晚会,小品《产房门前》中的一位演员突然不能参加演出,几经周转,郭达被介绍来做“替补”。
晚会之后,郭达的表演广受好评,从此开始了属于他的“小品时代”。
虽然之前的作品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郭达始终没找到很合拍的搭档,他的创作也因此停滞。
直到九零年,他在综艺节目中遇到了蔡明,两个人配合默契,彼此印象很深,于是“郭蔡”组合开始筹划一起进军舞台。
93年,郭达和蔡明首次在舞台登台合作,蔡明饰演的外国媳妇机灵古怪,郭达则扮演了一位朴实憨厚的农村父亲。
语言与生活环境的差异,使整部作品包袱频出,笑声不断,全国观众都深深地记住了这对喜剧人。
蔡明的风格多变、活泼灵动,郭达则总是给人质朴老实的印象。
两人“一动一静”,既能演父女,又能演夫妻,蔡明甚至还演过机器人。
两人搭档以后,就此合作了十七年。
每年舞台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似乎已经成了舞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可2011年开始,郭达再也没有在舞台上出现。
他与蔡明搭档了将近二十年,一排练起来,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人。
因为走得太近,外界传出过不少他们的绯闻,很多媒体猜测郭达是为了避嫌才离开蔡明,退出舞台。
但其实,郭达的妻子非常信任他们,从来没有因此争吵、嫉妒,而且她跟蔡明的关系也很不错。
蔡明曾在访问中道出了郭达急流勇退的真相,原来郭达的心脏不好,血压也一度持续升高。
郭达曾私下对蔡明表示,舞台的彩排工作密度太大,自己的身体真的撑不住了。
两个老搭档含着泪告别,既是不舍彼此,也眷恋那个他们共同奋斗了十几年的舞台。
05结语
刚刚退出舞台那几年,郭达心理上还很不适应。
偶然的机会,他与爱人开始收养救助流浪猫,生活有爱而充实。
后来,他的身体恢复了些,偶尔也参演一些影视作品。
在参加一次寿宴中,照片看上去虽然十分消瘦,头发花白,与往日的形象有很大的差别。
但表演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他又回到了话剧舞台,他的一生都将在舞台上绽放。
感谢郭达老师带给我们的欢笑与感动,他励志的经历也鼓舞着我们执着梦想、奋力拼搏。
愿“德艺双馨”的郭老师身体康健,与爱人白首齐眉,福寿绵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